鋼材是鋼錠、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制成的一定形狀、尺寸和性能的材料。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通過壓力加工,使被加工的鋼(坯、錠等)產生塑性變形。根據鋼材加工溫度不同,可以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。那么贛州鋼材材質鑒定的方法都有哪些?
1、斷口鑒別
材料或零部件因受某些物理、化學或機械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破斷所形成的自然表面稱為斷口。生產現場常根據斷口的自然形態來斷定材料的韌脆性,亦可據此判定相同熱處理狀態的材料含碳量的高低。若斷口呈纖維狀、無金屬光澤、顏色發暗、無結晶顆粒且斷口邊緣有明顯的塑性變形特征,則表明贛州鋼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,含碳量較低;若材料斷口齊平、呈銀灰色具有明顯的金屬光澤和結晶顆粒,則表明材料金屬脆性斷裂。斷口檢查:直徑30mm以下的冷拉退火及熱軋退火鋼材應進行斷口檢查。在鋼材一端切一缺口用錘擊斷或用壓力機截取斷口試樣。用肉眼檢查斷面上是否有縮孔、白點、裂紋,過燒等缺陷。
2、銼痕法鑒別
鋼材這是一種比較粗糙的鑒別方法,與操作者經驗關系密切,多用于小作坊對鋼材硬度進行初步的判斷,主要是針對經過熱處理的機械零部件進行檢驗。銼痕鑒別法該法使用的工具通常是圓銼、三角銼、菱形銼或半圓銼。鑒別時,用以一定的力度在零部件經過熱處理的表面均勻銼過,觀察零部件表面的銼痕,如果銼痕深且明顯,說明贛州鋼材硬度低或未進行熱處理,如果銼痕淺或無銼痕,說明鋼材硬度高。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也可以使用手錘敲擊零部件非工作面,根據敲擊的深度判斷鋼材的材質或是否經過熱處理。